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记我所岳卫华 同志的64小时

发布日期:2020-03-11 09:21:12

 医用防护用品是阻断医患交叉感染的重要医用物资,医用防护用品的质量,事关临床医务人员及广大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国家药监局医用生物防护产品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秘书长、我所材料检验一室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岳卫华,一直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的应急检验一线,为医用防护用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岳卫华同志今年54岁,从事检验工作近30年,作为国内防护类国家标准的起草者,检验领域的专家,具有丰富的检验工作经验。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检验工作中,她和团队的同志们一起,连续奋战,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精神,出色完成了大量医用防护用品的应急检验工作,为保障医用防护用品质量安全作出卓越贡献。此刻,就让我们近距离感受一下她的工作。

1月28日上午,为做好防护类产品应急检验准备工作,岳卫华同志组织科室技术骨干,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对开展防护类产品应急检验进行紧急演练。

当天下午,我所接到北京市药监局4批次医用防护口罩应急检验任务,以及重庆市医疗器械检验所、四川省医疗器械检验中心提出的检验用合成血液需求。岳卫华同志组织科室检验人员,在检验医用防护类产品血液穿透性指标所需的合成血库存不足的情况下,连夜配制应急检验需要的合成血液。同时,经过彻夜奋战,及时出具了医用防护口罩检验报告,并满足兄弟单位的检验需要。

1月29日凌晨4:00,岳卫华同志按照上级部署,紧急赶赴首都机场对韩国捐赠物资进行现场抽样。早上6:00,刚回到家又接到天津医疗器械生产企业3批次一次性隔离防护服面料的应急检验任务,岳卫华同志带领团队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奉献精神,连续作战,对样品的7项技术指标开展应急检验。在程序不减、标准不降的前提下,用最短的时间保质保量完成了应急检验任务。

1月30日零时,电话再次响起,岳卫华同志又接到对进口防护口罩进行应急检验的工作任务。放下电话,岳卫华立即前往单位,和其他同志一道开展检验工作。此时的窗外,是静夜沉沉;检测室内,却是灯火通明。单薄的口罩遮得住疲惫的面颊,却遮不住那血丝密布的坚定的双眼。从夜半到中午,各项检测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下午,北京一家医院又送来口罩、一次性防护服,需要立即检验。18:00,在高效、准确出具了进口口罩的检验报告后,岳卫华又投入到医院送检的口罩、防护服检验工作中。22时已过,她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

危难时刻,更能考验初心。这三天岳卫华同志总共休息了2个小时,而上述描述也仅仅是截取了她工作的片段。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截至3月7日15:00,她所在的科室接收了338批次医用防护用品应急检验任务。

30年来,她将对职业的热爱化为对事业的坚守,以“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胸怀,以忘我的热情投入到人民用械安全事业当中。生活中,她是家庭里的女儿、妻子、母亲;穿上检验服后,她是“疫情防控”战场上的“排头兵”,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疗器械检验人的使命和担当。

疫情防控期间,在北京市药监局,在药品、医疗器械应急检验检测领域,有一群像岳卫华同志一样无私奉献、忘我奋战、忠诚担当的勇者,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捍卫生命与健康安全的赞歌!